隨著行業技術的發展,機器人不再僅局限于工業、服務業,食品行業也迎來了新的改革機器人食品制造,即食品自動化。有數據表明,預計2022年,食品自動化市場將擴展到25億美元。目前,機器人已在農業、初級食品加工和二級食品加工等都實現了應用落地,其大優勢除了大大提高了行業效率,還減少了人們的隱患。
整個食品生產鏈中,機器人適用于食品包裝、食品以及食品衛生等多道工序中。盡管與機器人應用的其他領域相比,食品行業的機器人技術發展和應用都為緩慢,但隨著整個食品供應鏈的完善,餐飲自動化成為近幾年來餐飲行業的熱詞,也是餐飲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不可否認,餐飲行業的革命已經正在加速跨步。通過大數據在食品和營銷等環節加注,從客戶的排隊、點餐、取餐、結賬等環節到商家的菜譜研發、凈菜、配菜甚至做菜,或者食品包裝等都進行這自動化操作。也越來越多的機器人被應用在現代化生產線上。
據公開數據整理,大約有54%的餐廳和酒店均已實現產業流程自動化。
日本便當分裝機器人
日本有一家機器人開發業務的公司,推出的便當分裝機器人產品,就是基于分揀機器人基礎上實現的,通過像頭、傳感器、機械爪等硬件,結合三維識別模式與深度學習技術來進行實物的抓取和移動。
這種機器人如果實現落地,在便當及盒飯的生產上,是極為有利的。
中國臺灣柔性化機器人
據媒體報道,臺灣的國立中興大學此前開發出一款柔性化機器人,能進行自主感測,通過可伸縮的納米導電材料,具有柔軟、可伸縮、可隨意變形、可感知外在環境因子、肌肉運動等優勢。
由于柔性化機器人自身的柔軟性,對采摘蔬果來說是一大優勢,對于一些外皮較軟嫩的蔬果,如蕃茄、草莓等都能進行靠近、拿取、移動等動作,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蔬果的損傷。
還有一些繁瑣、骯臟、枯燥、危險等工作,比如盒馬、京東等零售商開始布局機器人餐廳;海底撈斥資1.5億打造的“無人餐廳”在北京正式營業,不論是從顧客點餐后的配菜、出菜、上菜環節都通過人工智能自動化來進行。
在整個食品工業鏈中,食品的加工和包裝是機械制造業的核心的一部分。而近幾年來,人本勞動力成本的上漲,以及各能源的缺乏,迫使食品加工行業內的各企業的生產成本不斷飆漲,食品加工的自動化生產是一個很顯然的趨勢所向。
盡管說我國的很多機器人產品上不論是技術還是營銷策略上與國外都有著明顯的差距,但是我國的食品機械產品、食品機械制造技術會更加成熟,更加信息化、數字化、精細化、高速化、自動化,也必然從“中國制造”走向“中國創造”。
聲明:本文章來源于認知技術研究院,如若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
發布日期:2021-03-15 18:05
發布日期:2021-03-15 18:05
發布日期:2019-05-09 14:23
發布日期:2019-05-08 13:19
發布日期:2019-05-07 10:33
發布日期:2019-05-06 14:08